在北京看了獲得美國舞臺劇托尼獎十二項大獎的《金牌製作人(The Producers)》,這部經典音樂劇讓美國喜劇大師梅爾.布魯克斯(Mel Brooks)走進了華人視野。
一九二六年出生於紐約的布魯克斯是猶太人,少年時熱愛音樂,二戰(zhàn)時入伍海軍遠赴歐洲戰(zhàn)場,他痛恨希特勒法西斯。二戰(zhàn)結束後,他回到紐約進入喜劇界與百老匯,一九六七年他就獲得了美國電視艾美獎的最佳綜藝節(jié)目編劇。一九六八年他編劇、導演了電影處女作《金牌製作人》,轟動影壇,身兼製片人的他因此獲得了奧斯卡原創(chuàng)劇本獎。二○○一年,已七十五的他,將該片搬上百老匯舞臺,改編的同名音樂劇一舉獲得托尼獎十二項大獎,此音樂劇唱片又獲得格萊美獎的最佳音樂劇專輯和最佳長篇音樂劇錄影帶獎。自此,他將奧斯卡、托尼、艾美、格萊美這美國四大娛樂獎囊括。二○○五年,荷里活再次將《金牌製作人》搬上銀幕又獲成功。今年該劇美國原版陣容在華巡演,受到中國觀眾好評。
該劇講述了無名的紐約會計師列奧一直渴望成為百老匯的製作人,他遇到失意的金牌製作人麥克斯,兩人製作史上最低成本也是最荒誕的音樂劇《希特勒的春天》以騙取投資洗錢,卻沒料此劇大獲成功,命運扭轉。布魯克斯藉麥克斯之口不僅對觀眾喊出了「遠離斯特林堡(瑞典劇作大師)和易卜生」的大眾藝術觀,他甚至將劇中女主角設定為瑞典大美女,讓她為麥克斯做秘書,最後與列奧終成眷屬。該劇最精彩的是對希特勒的諷刺與痛罵,戲中戲裏的希特勒已是小丑,作為二戰(zhàn)親歷者,布魯克斯用觀眾的笑聲對法西斯進行無情的鞭撻。歷史反思在歡樂的音樂歌舞中舉重若輕,這正是該劇能傳世並征服全球觀眾的關鍵所在。